新浪财经讯9月19日消息,由东北财经大学,商务部国际贸易合作研究院,新浪财经联合举办的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在辽宁省葫芦岛兴城市举办。商务部原党组副书记、副部长,贸促会原党组书记、会长姜增伟出席并发表主旨演讲。姜增伟表示,当前东北亚经济局势总体稳定向好,各国经济联系紧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9%,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具有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这为东北亚地区继续发挥沿边沿海优势,着力打造中国向北开放窗口和东北亚枢纽带来了有利条件和难得的机遇。
同时,姜增伟建议,要加快信用东北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上市制度 改革,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质量的发展,带动东北亚各国共同合作。
以下为发言实录:
姜增伟:尊敬的戴行长、夏主席、洪章院长,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非常高兴参加由东北经济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的2019东北亚经济论坛,我谨代表主办方之一中国国际商会对本次论坛的举办表示热烈地祝贺,对各位嘉宾和代表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
今天我们在美丽的葫芦岛市举办这次论坛,我认为是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东北振兴一系列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一项重要的行动。
本次论坛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希望大家利用这个机会充分交流、集思广益,为助力东北振兴奉献出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近年来国家以东北地区为重点,不断深化东北地区与东北亚经贸合作取得了丰硕成果,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国目前是东北亚五国最大的贸易伙伴,2018年东北亚贸易额达到7586亿美元,占中国贸易总额的六分之一,中日、中韩贸易额均超过3000亿元,项目投资日益活跃,中国对韩国、俄罗斯、蒙古等国投资快速增长,与朝鲜的友好合作不断发展,跨境基础设施工作稳步推进,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等项目顺利实施,长满欧、辽满欧、哈欧等东北亚地区的班列也累计开行上千列。区位一体化不断发展,中俄经济走廊的建设,大图们江倡议合作迈出了新的步伐,为经济合作注入了活力。
当前东北亚经济局势总体稳定向好,各国经济联系紧密,经济总量占全球的19%。是亚洲乃至全球最具有发展活力和潜力的地区之一,这为东北亚地区继续发挥沿边沿海优势,着力打造中国向北开放窗口和东北亚枢纽带来了有利条件和难得的机遇。
我们要进一步树立开放发展理念,不断增强全球视野的战略思维,坚持全方位开放和高水平开放并进,引进来走出去并重,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 设,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努力建设立足东北亚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开放合作新高地。在此我愿提出以下建议:
一是在深化改革上下功夫。当前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要求我们以深化改革为手段,加快形成共同市场的完全对接,充满活力的新的体制和新的机制,为扩大开放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要不断创新对外贸易投资体制机制,要继续推进优化营商环境,关键要建立符合中国与世界贸易经济规则相适应的制度。
当前,要加快信用东北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上市制度改革,提升东北亚地区特别是指我们国内包括内蒙和东三省,要进一步在法制意识,以及吸引资金和留住人才等方面还要有新的举措,同时要通过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开放,推动更深层次的改革、更高质量的发展,带动东北亚各国共同合作。
二是在统筹规划上下功夫,因地制宜做好东北地区开发开放等顶层设计。东北地区的装备制造、资源能源、原材料产业等聚集水平很高,发展基础雄厚,与东北亚其他国家相比比较优势明显。新时代东北振兴应该以振兴实体经济为切入点,培育现有产业的新优势,加强质量和品牌标准建设,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基地和区位特色产业集群。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优势产业走出去,推进东北装备,装备中国,走向世界。
以培育壮大新动能为重点,尽快形成多点支撑、多业并举、多元发展的格局,依托良好的农业,发展现代化大农业,提升现代畜牧水产品及农产品,加强流通的发展水平。发展旅游、健康、文体等休闲产业,建设国内知名旅游生态的目的地。
三是在主动融入上下功夫,加快形成“一带一路”,从东北对外开放的大格局。丝绸之路,中蒙俄经济走廊的建设顺利推进,要进一步提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的水平,加快面向俄罗斯辐射东北亚及北美地区,陆海空大通道。对标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建好黑龙江自 贸实验区和辽宁自贸实验区,探索辽宁沿海经济带“16+1”经贸合作示范区和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中韩国际合作贸易区,共建产业合作平台,形成东北地区开放的标志性品牌。主动对接东北亚各国企业的需求,探索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
这点我要特别强调,在对外开放中国家的地位和功能不可替代,但企业之间的合作必须放在重要的议事日程。这种企业的合作突出的是在合作中共赢、在博弈中合作,甚至开拓企业之间可以开拓第三方的市场。
要进一步推进沿边重点开发开放实验区建设,推动跨境合作区的发展水平。这一方面有待提升,发挥它的潜力。要与俄罗斯等国开展北极开发航道的建设,北极利用开发等全方位合作,积极打造冰上丝绸之路。深入推进与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的对接与交流合作。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以对口合作为依托,深入推进东北振兴与京津冀协调发展,长江经济带大发展,粤港澳湾区建设才能使东北真正联动起来融合发展。重点要在创新合作,基础设施产业转移承接、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等领域取得突破,加快科研研发和成果转化、能源保障、统一市场建设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建立一批产业合作与创新走廊平台,加强与环渤海地区经济联系,积极推进与山东半岛经济区的合作。推进以长江经济带、港澳区的合作,加快建立长期、紧密型的合作关系,同时要在项目投资、市场共享、产业转移、跨省劳务合作方面等优势互补。
要加强东部地区有关省对口合作,扶植推广哈尔滨产业园区建设,在建设体制机制、完善民生体制、营商环境方面加大力度,发挥引领和带头作用。
前两天我去了江苏扬州,辽宁省和江苏省,现在进行着战略合作。我觉得这方面可以积极探索,发挥双方的互补优势。
五是在强化服务上下功夫,加强外向型企业的帮扶力度。当前走出去步伐显著加快,但由于缺乏专业信息化渠道和专业人才,不熟悉国际规则惯例和海外市场等占有一定比例 ,企业开拓多元化市场、积极稳妥战略投资、在海外扎根发展维护正当权利方面还有很大压力和困难。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和贸易投资促进机构进一步重视和积极,更好的发挥东北亚博览会和夏季达沃斯论坛在长春、大连等重要展会和论坛的平台作用,量身谋划引进更多的国际展会和经贸合作。
在对外投资、先进装备制造,经济合作方面,要进一步为企业牵线搭桥,给予帮助。同时进一步加强企业应对摩擦、商事调整等多元化纠纷的解决能力,提供全过程、一站式的服务,帮助更多企业增加竞争能力,抵御风险、维护权益。
我们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贸易国投资国之一,现在向贸易大国推进,我感觉最重要的是要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为什么德国和日本能成为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关键是企业对国际规则的通晓,以及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和企业员工已经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意识贯彻到整体企业发展之中。中国这一步必须要加快,只有企业走在前列,特别是中国的中小企业能成为贸易投资的主体,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实现指日可待。
六是在发展上下功夫,东北地区作为区域经济涉及水、陆、港、产、城多个方面,开放必须有机统一,每个城市都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正确把控自身发展的协同发展关系,形成协调发展。哈尔滨、沈阳是东北重要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四大城市要联合,做大做强。
同时要深化区域内部合作,加快区域攻关一体化,加强产业联动,以及产业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形成整体合力,促进东北地区科研院所和高校加快发展,加强东北亚研究院新型智库建设等项目的建设,促进更多智力资源与东北地区开放发展紧密结合。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当前中国经济总体稳中有进,趋于平整,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3.6%,实际是外资6040.4亿元,同比增长6.9%。中国经济具有重大的韧性、潜力,正朝着高质量、高效率、更可持续、公平的方面迈进,前景一定会越来越好,必将为东北亚发展带来新机遇,为深化东北亚合作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这个趋势不断加快的发展过程中,中国过去的发展,改革开放40年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令人瞩目,我们要得益于改革开放,今后仍然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把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
今年我们相继发布了中央政府2019年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条目从48条减少到40条,今年3月颁布了新的外商投资法,目前正在加强制度化,确保外商法明年1月1日顺利实施。同时我们要加大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实施侵权惩罚性的赔偿制度,严厉打击各类侵权假冒行为,中国扩大开放是根据自身发展做出的选择,无论外部环境发生什么变化我们都将发展下去。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背景下,今天开会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一定要看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都非常明确,或者明确认识到任何一个国家离开世界经济一体化,它的发展是做不到的。可以说任何一个国家离开世界经济一体化都实现不了自身的发展,包括我们中国,一个大国靠自身的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发展目标成为历史,所以要用世界的共同财富和共同资源,当然通过我们自身的发展为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这是我们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动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深化开放合作,助力东北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离不开各方的努力和积极参与,需要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主体、民间促进的格局,在公共政策、公共管理、公共服务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企业是促进生长的生力军,希望企业在发挥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优势前提下积极参与,特别是戴行长通过财政和金融政策,以及企业自身优势结合起来参与到东北亚包括东北地区的基础设施、贸易投资、金融等各领域的合作上来,是各国工商界开展合作的组织者。
贸促工作和商协会的工作也要认识到当前对外开放的 重要组成部分,开拓进取是我们的工作目标,贸促工作可使各国人均GDP平均增长5%-6%,出口平均增长7%-8%,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多次明确指出要搭建更多的贸易促进平台,增强商协会的能力,中国的贸易促进平台不是多而是少,不是强而是弱,从中央来讲,国务院真正管理的就是重要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当然现在有很多机构在这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在座的朋友们都知道,日本在国家协调下的贸易促进机构十几个,一个机构在中国都是十个左右,或者二三十个,甚至企业也有很多的机构。中国贸促会1952年到今年67年,在日本只有一个,5个人,跟我们的贸易大国和投资大国,或者说最大的贸易和出口,我们在贸易出口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我们是贸易出口大国,但不是贸易出口强国,正在向这方面发展,贸易机构不发展不行,只要社会有需求、企业有需求,贸易促进的发展就会有动力。
到德国、到美国、到日本只要有需求,它的贸易促进机构提供的服务需求和服务质量,我看还是有差距的,我想在这里专门强调这点,跟自己的工作有关,供大家参考。
党中央、国务院多次提出要搭建更多的贸易促进平台,增强商协会的服务能力,有关单位和部门要加强对贸促会的支持和引导,同时为了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度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提供平台,为企业发挥平台的作用。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中国国际商会将大力推进体制机制和工作内容的改革创新,努力实现业务的国际化、服务的专业化、运营的市场化,积极建设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商会组织。搭建更多的经贸交流合作平台,加强信息共享、项目对接和企业培训,不断扩大提升服务质量、市场竞争力和管理能力,更好地为我国参与经贸合作,为推动东北地区全方位开放、全方位振兴,为促进中外经贸合作交流以及东北亚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赵子牛